【译】萌也会被讨厌?
最近在Ask John上找有关萌文化的文章,无意看到这个,一时间很有同感:多多少少解释了我从前的动画势利主义。
那个时候,在动画中体会智力的对决、激情的喷放和逻辑的演练被我视为最大的快感。随着一次次高潮迭起,这个坏习惯终于演变成了虚拟学习感,没错,就是那种勤奋感的沉迷。跟看电影就喜欢去YYets下双语版一样,明明没有在学习但却总是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我是在学习哦,没有在玩,即使是玩我也在学习呢。而事实上这种没有任何目标的忘我勤奋最容易把人引向歧途,成为一个无法审视自身的人,目空一切,急功近利甚至充满了膨胀感。
其实哪有那么多势利的东西呢,爱动画是因为我真心认为她是生命中极为宝贵的一部分,绝不是仅仅用来娱乐或者得到什么而已。就是这样。
另外Ask John是我目前最喜欢的英文动画专栏。虽然是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解读各种动画问题,但依旧很有意思。推荐给大家。
原文链接:http://www.animenation.net/blog/2008/06/18/ask-john-why-do-some-people-hate-moe/
以下正文:
其实这问题就好像是在问为什么有些人喜欢的是这些软妹而不是那些一样。分析特例只能解决单一的问题。要想总结出一个对应于文化层面的广泛结论需要对文化本身的清晰认识:大多数美国观众只是受的一方,只期待从动画中获得快感;而日本人却能与动画产生某种互动,除了感受快乐,他们也从心底里爱着那些东西。
对大多数美国观众,动画只是一种娱乐产品。不同于篮球和苹果派这样的文化认同,他们对动画没有与生俱来的兴趣。他们想要的是只是从动画中找点乐子,他们用“这部动画够欢乐吗”这样的问题来评价一部动画,并迅速放弃他们认为没意思的东西。
美国的阿宅们不喜欢非原创作品,这种类型通常不具备新颖独特的娱乐感。他们所认可的动画是“成熟的”,带有智慧与优雅,激情而又不同于主流。所以单纯带有像可爱,天然呆,伪娘这些元素的动画满足不了普通美国观众的需求。
但动画对日本观众来说却是另一种存在:现代文化的瑰宝,融合日式创意、情感、价值观、哲学的独创艺术,专为自己人打造。与美国人一样,普通的日本观众也将其视为一种娱乐手段。他们看火影、死神、光之美少女、海贼王、柯南、宫崎骏以及其他主流动画,并以此作为娱乐。但是日美观众的区别在于一个日本死宅在用“这部动画够欢乐吗”来评价的同时,也会自问“我与这部动画的关联”这样的问题。
传统动画赋予了热血、幽默和感人的元素,而萌向动画让观众产生喜爱及占有欲。类似于火影中的小樱,死神中的露琪亚、YES!光之美少女5中的梦原希,萌向角色充满了英雄气质,能激起观众们的保护欲,同时也被当作偶像一样崇拜着。区别于传统的迎合观众,萌向动画的设计哲学是让观众产生深刻的共鸣,即一个是被动灌输一个是主动感受。普通的美国观众并不适应后一种理念,也对这种与动画产生共鸣的感受没有兴趣。
想想那些因为一种对喜爱角色责任感之类奇怪东西而购买大量周边的阿宅吧。想想因为《幸运星》席卷宅界造成的鹫宫神社到此一游和“我老婆泉此方”事件吧。想想因为能与貌似萌系动画中一般的美少女们物理接触而大热的cosplay妹斗店吧。这些都是日本动画崇拜的有力证据。当然这些中二举动多少源于人类本身的自我沉迷。但美国大众们却没有培养出这样的感情。面对同样的东西,美国人想的是这部动画能给了我什么,日本人想的是动画给了我什么,我又能给她什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无病呻吟般的萌系动画能在日本大热却很难在美国取得相同的成功。